不同水质(如高硬度水、高浊度水)下,反渗透阻垢剂的选型是否需要调整?该如何匹配?
需要根据水质特性调整选型,否则会影响阻垢效果。针对高硬度水(硬度>300mg/L 以 CaCO3 计),建议选螯合能力强的反渗透阻垢剂,这类药剂能更高效抑制钙镁离子结晶;针对高浊度水(浊度>5NTU),需优先选兼具分散性的阻垢剂,避免水中悬浮物与水垢结合形成顽固污垢。选型前建议提供水质检测报告,通过小试(如静态阻垢率测试)验证药剂适配性,确保在目标水质下阻垢率达 90% 以上。
水处理消泡剂开封后未用完,该如何储存才能避免失效?储存期限一般是多久?
需注意三点储存要求:一是密封保存,开封后及时拧紧桶盖,防止消泡剂与空气长期接触导致有效成分挥发,尤其避免混入水分或杂质;二是控制储存环境,需存放在阴凉通风处(温度 5-30℃)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高温设备,防止药剂高温分解;三是分类存放,与强酸、强碱类药剂保持安全距离,避免发生化学反应。常规水性消泡剂开封后建议 3 个月内用完,油性消泡剂可延长至 6 个月,若储存期间出现异味,需停止使用。
循环水系统使用阻垢剂一段时间后,发现阻垢效果下降,可能是什么原因?该怎么解决?
常见原因有三点,需针对性解决:一是药剂投加量不足,可能因补水流量增大未及时调整投加泵参数,需重新核算水质硬度与系统水量,校准投加量;二是水质发生变化(如补水硬度突然升高、混入含油废水),需重新检测水质;三是系统内存在微生物黏泥,黏泥会包裹阻垢剂影响药效,需先投加杀菌剂清除黏泥,再恢复阻垢剂投加。解决后建议连续监测 7 天循环水硬度与垢厚,确认阻垢效果回升。
锅炉系统停炉保养时,能否用日常的锅炉阻垢剂代替专用保养剂?两者有什么区别?
不建议用日常锅炉阻垢剂代替专用停炉保养剂,两者功能定位不同。日常阻垢剂核心作用是抑制运行中水垢生成,不含或含少量缓蚀成分,无法满足停炉期间长期防锈需求;而专用停炉保养剂(如气相缓蚀剂、钝化型保养剂)能在锅炉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,隔绝空气与水分,防止停炉期间金属氧化锈蚀,且保养时效可达 6-12 个月。停炉时需先彻底清洗锅炉(用专用清洗剂),再按锅炉容积投加保养剂,确保保养剂均匀覆盖金属表面,避免局部锈蚀。